首頁 > 新聞 > 綜合 > 船舷內外 > 正文

船舶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解讀
2013-08-16 08:30:58   來源:交通運輸部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造船業“拯救”行動,能給同樣深陷低谷的航運業帶來變化嗎? 

記者:深陷低谷的造船業及航運業將如何擺脫困局?《實施方案》會對我國造船業及航運業帶來哪些利好?

紀永波:船舶工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必將有利于我國航運業節能減排,推動運力結構調整,打造綠色低碳水運體系。當前,國際航運界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船舶綠色革命正愈演愈烈,國際海事組織(IMO)已經提出涉及25個領域的綠色減排技術,并不斷擴大污染控制區(ECA)范圍,將航運業節能減排技術和營運要求轉化為強制性標準,積極推行市場機制,將航運業綠色革命進一步推向深入。

交通運輸行業高度重視水運節能減排,把船舶領域的技術節能減排作為運力結構調整的重要手段。據悉,交通運輸部正在研究《加快推進水運行業應用液化天然氣的指導意見》,計劃在2020年大幅提高船舶使用LNG等清潔能源的比例。在這些背景下,船舶發動機(產品庫 求購 供應)混燃技術、純氣體和雙燃料、LNG電力推進等技術還存在制約因素,航運業發展亟須船舶工業的技術支撐!秾嵤┓桨浮诽貏e強調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要求船舶工業適應國際船舶技術和產品發展新趨勢,實施創新驅動,突破液化天然氣船雙燃料、純氣體動力技術,發展綠色環保船舶等,將為我國綠色節能環保船型的推廣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加速實現構建綠色低碳水運體系的目標。

船舶工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有利于加快改善我國沿海航運市場供需關系!秾嵤┓桨浮窂母纳拼肮I需求結構的角度,明確提出要調整延續實施促進老舊運輸船舶和單殼油輪提前報廢更新政策至2015年12月31日。“延續”意味著老舊運輸船舶在未來三年內提前報廢仍可享受國家的補貼政策,“調整”意味著原有政策實施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可能有所改善。

可以預見,《實施方案》的落實有望在短期內促進航運企業加速運力淘汰,在國內沿海這一相對封閉的市場,可以直接起到削減運力,緩解供需矛盾的作用。該政策中超預期增加的“遠洋”船舶,則會使相關國內航運企業經營效益得到明顯改善。

淘汰老舊船,著眼高端船,對船隊綠色革命、運力供需調整是機遇嗎? 

記者:目前,《實施方案》的細則還未出臺,是否會有不確定因素影響《實施方案》的預期效果?

紀永波:《實施方案》的實施必將對我國航運業船舶運力結構調整和船舶技術水平提高產生積極和深遠的影響。

但是,該政策能否達到預期效果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如果補貼標準不能達到船東的期望,將影響船東提前拆解老舊運輸船舶的積極性;如果仍然采取原有“以舊換新”的補貼政策,老舊運輸船舶退出后將會有同噸位甚至更大噸位的新船投入市場,無益于運輸市場供求關系的改善;如果集中拆解,由于拆船業供求關系急劇變化,勢必降低拆解價格,補貼力度會有所打折。對于航運企業來說,可能出現互相觀望的局面,即大家都在等其他企業先拆,以期留存運力,獨享市場供需關系改善后帶來的收益。

由于補貼政策的實施細則尚未出臺,目前還難以準確判斷該政策對我國航運業產生的具體影響程度。

記者:面對航運市場持續深度調整的局面,造船企業和航運企業應如何借助《實施方案》良機,加快結構調整?

紀永波:航運企業應抓住國家出臺《實施方案》的良好契機,用好用足國家給予的支持政策,加快運力結構調整,努力實現轉型升級。

航運企業應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做好老舊運輸船舶提前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實施細則的研究和制定,真實反映航運企業的困難和需求,只有航運市場供需趨于平衡,才能形成穩定的造船需求;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導向,加速淘汰老舊運輸船舶,只有航運企業統一認識,共同削減運力,才能盡早使航運市場恢復到合理水平。

航運企業應加強研判,做到科學決策,平抑需求;建立與國內造船企業的創新戰略聯盟關系,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加強技術創新和市場研判,致力于綠色環保節能和適應市場需求的新船型開發,以產業鏈形式共同參與國際競爭,打造具有較高國際競爭力的海運產業鏈。

船舶工業轉型升級七大任務

《實施方案》明確了今后3年船舶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主要任務:

一是加快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二是提高關鍵配套設備和材料制造水平。三是調整優化船舶產業生產力布局。四是改善需求結構,加快高端產品發展。五是穩定國際市場份額。六是推進軍民融合發展。七是加強企業管理和行業服務。